
11月8日,由農業部淡水漁業與種質資源利用學科群主辦的“首屆全國淡水漁業與種質資源利用學術研討會”在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召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顯良、學科發展處處長徐瑞永,長江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陳大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黨委書記戈賢平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
開幕式上,徐跑主任致歡迎辭,介紹了學科群的建設方案和發展規劃,闡明了舉辦學術研討對開展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推進形成開放交流機制,以及促進淡水養殖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學科群建設發展爭創一流的目標。張顯良院長在講話中肯定了學科群建設對促進我國淡水漁業學科發展,支撐我國淡水漁業產業發展和推動我國淡水漁業科技區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提出了學科群建設學科方向、人才隊伍、條件能力、科研產出、成果轉化和服務社會“六個目標”,以及形成組織管理、分工協作、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資源共享“五個機制”,希望學科群通過堅持協同合作,謀劃機制創新,譜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發展的新篇章。
研討會邀請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孫效文研究員、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戈賢平研究員、長江水產研究所陳大慶研究員、珠江水產研究所白俊杰研究員、上海海洋大學李家樂教授和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顧志敏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鯉分子育種與基因資源開發”、“團頭魴營養需求研究進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監測進展與展望”、“大口黑鱸新品種培育與展望”、“草魚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和“翹嘴鲌遺傳背景分析及新品種選育研究”的主題報告。另有來自上海海洋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下屬單位等11個單位的34個代表作了以“種質資源與健康養殖”和“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為主題的學術報告。
本次學術研討會旨在交流“淡水漁業與種質資源利用”領域科技發展,探討學科發展方向,擴大學科群和淡水漁業領域的對外交流和合作,促進本領域的人員交流和人才培養,推進形成學術交流機制,提高開放水平。共有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20多名代表參加,收到會議論文摘要7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