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28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研究員赴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開展服務縣域經濟支撐“一縣一業”產業發展調研。淡水中心科研處處長、體系崗位科學家朱健研究員,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云峰等參加調研。

戈賢平首席一行在元陽縣、紅河州等各級領導陪同下,先后前往元陽縣呼山眾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新街鎮大魚塘村調研陸基生態集裝箱養殖和稻魚鴨綜合種養示范情況。

在呼山集裝箱產業園,調研組一行了解到,目前該產業園已建成300個陸基生態集裝箱養殖,年產魚400噸,為梯田稻漁種養提供魚種200噸,構建了“集裝箱養殖平臺+哈尼梯田”的“元陽模式”。調研組察看了正在建設的馬龍河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示范園,示范園占地700畝,設計建設直徑5-12米的陸基圓池1200個,配套循環水養殖尾水處理系統,開展梯田苗種培育,滿足稻漁綜合種養苗種需求,同時開展加州鱸、青魚、草魚、斑點叉尾鮰等商品魚養殖,每年可生產大規格魚種1200噸,商品魚8400-12000噸。示范園將進一步提高良種生產能力,擴大良種覆蓋率,推進良種體系建設和養殖產業快速發展。

在新街鎮大魚塘村,調研組現場考察了稻魚鴨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建設情況。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按照標準化技術規程移栽水稻、開挖魚溝魚凼340畝,建設鴨舍,進行養殖新品種試驗,篩選優質高產稻魚鴨品種,大幅度提高了梯田產出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為山區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發揮了典型示范帶動作用。

隨后,戈賢平首席組織召開了大宗淡水魚產業體系服務縣域經濟支撐“一縣一業”發展對接會。元陽縣委副書記黃培首先介紹了元陽“一縣一業”產業建設基本情況,全縣以打造稻魚鴨產業為重點,走出了產業精準幫扶新路子,實現了梯田保護和脫貧攻堅“雙推進” “雙豐收”。縣長慕明軍專門介紹了元陽“十個一”鏈長制工作方案,元陽縣以“一條魚”為核心,推進水產養殖和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打造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縣委成立了由副書記黃培任“一條魚”產業鏈“鏈長”的工作專班,聚焦水產重點產業,持續推進優勢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在詳細了解元陽“一縣一業”發展情況后,戈賢平首席強調,“一縣一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重點要抓新品種引進與種業建設、綠色養殖技術提升和產業鏈融合發展,通過科技幫扶提高全縣水產養殖產量,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大宗淡水魚體系將整合體系力量,全力支持元陽“一縣一業”發展。根據元陽縣漁業產業發展現狀,朱健研究員現場對“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核心示范點提質增效提出了建議,他說,要進一步創新和優化稻漁綜合種養新技術,構建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推進體系成果落地,加大技術支撐力度,提升稻漁綜合種養設施化、良種化、生態化、產業化和品牌化發展水平。

紅河州漁業管理站副站長楊艷紅,元陽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局長牟垚、副局長杜明強,呼山眾創有限公司總經理岳紹等一同參加交流研討。
(科研處、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體系首席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