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海上絲綢之路國家陸基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在淡水中心南區國際會議廳開班。無錫市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張睿、歐非處副處長于瑛,淡水中心主任徐跑出席開班式。開班式由淡水中心國際合作與教育處處長敬小軍主持。

開班儀式上,徐跑主任表示,淡水中心作為FAO水產養殖及內陸漁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范和培訓聯合中心,長期致力于開展漁業國際合作與交流,為全球漁業和水產養殖發展及世界糧食安全保障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希望學員們能夠積極與中方漁業管理者、專家及學者互動交流,圍繞陸基水產養殖技術這一主題,共同探討漁業現代化管理、綠色低碳生態養殖系統等產業前沿問題,為各自國家在水產養殖領域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張睿副主任在致辭中說道,中國始終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積極向其它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共享等多方援助,促進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伙伴關系,致力于實現共同繁榮。希望通過此次培訓,在淡水中心的“中外漁業交流平臺”牽線下,深化無錫市對外交流活動,開展更多國際產能合作項目,促進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雙多邊合作。

薩摩亞漁業局的高級漁業官員Victoria Silapea Muavae女士作為學員代表介紹了以羅非魚養殖為特色的薩摩亞漁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現狀。

此次培訓共計45天,共有來自埃塞俄比亞、薩摩亞、泰國、尼泊爾、斯里蘭卡5個國家的18名學員參加,淡水中心精心安排了豐富的培訓內容并組織學員赴外地開展調研考察。
又訊,6月13日,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發展中國家水產品貿易與市場開發研修班”以線上舉辦形式順利開班,共有來自南非、肯尼亞、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阿富汗8個國家的70位學員參加培訓。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