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商務部主辦的2017年“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水生動物健康管理和檢驗檢疫研修班”和“絲綢之路國家漁業發展管理和檢驗檢疫研修班”在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結業。商務部培訓中心援外培訓聯絡辦公室主任徐凱,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候喜林、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童敏,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新華等出席結業典禮。

結業典禮上,徐凱主任表示,“一帶一路”戰略是推動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希望沿線國家攜起手來,共同面對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感謝學員們在華期間對培訓工作的配合與支持,希望學員們回國后能夠運用所學,為自己國家漁業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為我們雙邊的友好交流、合作多作貢獻。

候喜林副院長表示,近年來,南京農業大學特別是漁業學院積極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農漁科研、教育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我們愿意不斷加強與你們國家在農業,特別是漁業領域的合作,共同分享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共同促進全球農漁業的可持續快速發展。希望學員們能夠把在中國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繼續推動學員家和中國的農業合作和友好往來。
袁新華副主任對圓滿完成培訓學習任務的學員們表示祝賀,向給予項目實施具體支持和指導的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以及農業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和各學員國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培訓期間,學員們認真聽取了我國健康養殖和漁業管理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積極參與了專業考察活動,深入探討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將漁業管理經驗和檢驗檢疫體系應用于本國漁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學員們回國后保持緊密聯系,攜起手來,一起開辟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來自古巴的食品部首席商務官迪亞茲米如茲?馬瑞亞奈拉女士和來自斯里蘭卡國家水產養殖發展管理局局長賈亞森格穆達里基?阿索卡女士,分別代表“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漁業發展和管理研修班”和“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水生動物健康管理和檢驗檢疫研修班”致辭。她們在發言中表示,要將把此次研修中的所學所感積極應用到本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中去,并衷心感謝中國在推動絲綢之路國家的漁業發展方面所做的巨大貢獻。

兩期“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研修班于9月7日在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開班,均為期21天,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漁業發展和管理研修班”共有來自蘇丹、岡比亞、密克羅尼西亞、泰國、烏干達、莫桑比克、加納、瓦努阿圖、古巴、肯尼亞、緬甸等11個國家的40名漁業管理和技術官員參加;“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水生動物健康管理和檢驗檢疫研修班”共有來自柬埔寨、毛里求斯、岡比亞、莫桑比克、肯尼亞、朝鮮等6個國家26名學員參加。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