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12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易捕鯉”品種推介會在遼寧省寬甸縣舉行。會議由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主任鄒桂偉研究員主持,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陳來釗,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遼寧省淡水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于翔,寬甸縣副縣長李志強,以及體系遺傳改良、營養與飼料、疾病防控和加工等研究室的9個崗位科學家和17個綜合試驗站及示范縣技術骨干等100多人參加會議。
會上,陳來釗副廳長介紹了遼寧省作為漁業大省所具有的漁業資源、養殖品種、養殖產量以及水產品經濟產值,表示漁業為農民增收做出突出貢獻,并對“易捕鯉”的產業意義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戈賢平研究員介紹了體系2008年成立以來,大宗淡水魚產量增長情況以及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并希望此次推介會為國家水產種業工程的發展搭建平臺,引領大宗淡水魚類良種培育,繼續推動我國漁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體系崗位專家石連玉研究員對易捕鯉的選育歷程以及品種優勢和應用進行了介紹。“易捕鯉”是石連玉研究員率領育種團隊,歷經30余年由大頭鯉、黑龍江鯉和散鱗鏡鯉選育出來的水產新品種,由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委員會審定通過。其具有易捕、成活率高、生長快等優良特性,適合我國各地池塘及可控的湖泊、水庫等增養殖。
與會專家還參觀了“易捕鯉”養殖基地,鯉種質資源與育種崗位團隊成員向各位專家展示了“易捕鯉”親魚和幼魚。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