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農業部發文公布認定首批農業對外合作科技支撐與人才培訓基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成功入選。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建有“亞太地區綜合養魚研究和培訓中心”等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自1981年起承擔國家援外技術培訓任務。迄今為止,已連續承擔了各類漁業技術國際培訓班120多期,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訓了2800多名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學員遍布五大洲,大部分已成為各自國家技術骨干或行業領導,在漁業領域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先后派出了40多位專家赴緬甸、吉爾吉斯斯坦、南非、阿根廷、巴西等30多個國家擔任漁業和水產養殖方面的專家顧問,指導當地水產養殖的發展。鑒于在水產養殖領域的科研、技術推廣、教育培訓和國際合作中取得的成就,201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中心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認定為“水產養殖及內陸漁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2015年起,開始承擔商務部、教育部聯合主辦的“漁業專業學位碩士項目”。本次入選農業部首批農業對外合作科技支撐與人才培訓基地,搭建了又一重要的漁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為更好地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農業走出去奠定了基礎。


據悉,首批農業對外合作科技支撐與人才培訓基地共有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寧夏)-以色列農業技術培訓中心)、江蘇聯合體(南京農業大學、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揚州大學)等單位入選。
(辦公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