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我國傳統優勢產業向“一帶一路”國家推廣,助推農業走出去,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合作和傳統友誼,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首期境外援助技術培訓班“柬埔寨淡水水產養殖技術與發展海外培訓班”于2017年5月31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市開班。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國務秘書(副部級)諾亞·圖爾閣下,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經濟經商務參贊處李岸參贊,中國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李彥亮主任,柬埔寨漁業局局長英戈·切森先生、副局長哈弗·瓦西斯先生及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國合司副司長雷尼·維拉克先生出席了開班典禮。開班典禮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跑主任主持。

開班典禮上,李岸參贊介紹了柬埔寨的產業和國家發展需求,重點回顧了中柬兩國在人力資源開發項目中的合作情況,并表示柬農林漁業部是兩國能力建設的重點部門,水產養殖業已成為柬政府越來越重視的產業領域。李彥亮主任表示,中國已經連續28年在水產養殖產量方面居世界第一位,有著豐富的水產養殖產業發展經驗,中國農業部相關部門愿意進一步幫助柬方在水產養殖發展上進行技術革新,以保障柬動物蛋白供應安全,緩解捕撈資源萎縮的壓力,并尋求與柬漁業部門探討在漁業資源保護方面的合作。徐跑主任對中國商務部、農業部及駐柬埔寨大使館的指導和支持,及柬埔寨漁業局的積極配合和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并表示本次培訓班旨在與各位學員分享中國在淡水水產養殖領域取得的技術與成果,交流彼此在水產養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經驗,探討水產養殖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搭建一個長久的、有效的中柬漁業交流合作平臺。 英戈·切森先生在講話中指出,柬埔寨有著食用水產品的傳統,魚類產品蛋白占到柬埔寨人民動物蛋白攝入總量的80%之多。隨著內陸捕撈漁業資源的不斷萎縮,柬埔寨迫切希望能夠利用中國水產養殖發展經驗和技術,更加可持續利用柬境內豐富的淡水資源,加快推動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質量。 諾亞·圖爾閣下的講話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嘉賓和學員。他回顧道,中國與柬埔寨在1958年正式建交,近60年來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柬埔寨始終堅定和中國站在一起,支持中國在國際問題中的合理合法訴求。他希望以此次培訓班為契機和平臺,積極響應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國際戰略,搭上中國飛速發展的列車,進一步深化與中國在農業領域的雙邊合作,更好地鞏固中柬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

此次培訓班共有50名學員,培訓時間為45天,培訓內容包括專家講座、生產實習、參觀考察、交流互動等,幫助柬方了解中國水產養殖的基本概況,掌握苗種繁育及飼料生產、疾病防控及經營管理等關鍵技術,同時,指導學員赴西哈努克、波蘿勉省等地參與漁業生產實踐和實踐教學,培養一批水產養殖技術和管理骨干,推動柬埔寨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