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上午,中國水產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戈賢平研究員牽頭并聯合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歷經十年攻關完成的成果“團頭魴循環水健康高效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榮獲第三屆范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團頭魴循環水健康高效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成果,針對養殖環境不斷惡化,患暴發性出血病嚴重,魚體易應激產生發紅、發毛;用藥不規范,產品質量存在安全隱患;養殖模式單一,養殖效益參差不齊等問題。研發了團頭魴養殖環境生物修復技術,構建了苗種培育、成魚的生態健康、高效養殖技術。從分子營養與應激水平闡述了無公害飼料添加劑對團頭魴免疫增強作用,開發了抗應激功能飼料。探明了團頭魴暴發性出血病氣單胞菌的致病關鍵因子,建立了生態防控與抗應激關鍵技術。突破常規的養殖技術,建立了團頭魴循環水生態養殖技術體系。 該項成果共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論文51篇;出版著作5部;研制與開發了功能飼料2種和微生態制劑2種;制定了技術操作規程4項。項目成果在團頭魴主產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示范推廣,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提升了產品質量,促進了團頭魴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據悉,第三屆范蠡科學技術獎共有8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