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下午,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2016年發展中國家漁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部級研討班”在北京開班,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副院長鄒傳明、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等出席了開班儀式,瓦努阿圖農業部(農牧林漁和生物安全部)部長馬泰·賽里瑪雅(Seremaia Matai Nawalu)先生、柬埔寨農業部(農業、林業和漁業部)常務秘書尤·普唐(Youth Phouthang)先生先后作為學員代表在儀式上致辭。開班儀式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新華主持。 鄒傳明副院長在致辭中指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積極謀求與其他發展中國家走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道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開展對外援助60多年來,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贊譽。他表示,漁業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資源性產業,希望各位部長和官員們能夠在此次研討班上深入交流、相互啟迪、研有所獲。 張顯良局長對研討班的順利開班表示祝賀,并表示,魚類被視為21世紀人類的最佳動物蛋白質來源,然而,由于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開發,漁業資源及其產業如何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希望各國漁業官員們能夠利用這個平臺,開展漁業領域的知識共享,分析面臨的挑戰,確立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方向,為促進世界漁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戈賢平書記介紹了中心在科學研究及南南合作領域取得的成績,并表示,希望強化與各國的漁業科技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癥良藥”,為世界漁民增收、漁業發展和漁村繁榮而努力。 馬泰·賽里瑪雅部長和尤·普唐常務秘書在致辭中都向中國政府、商務部、農業部及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表達了誠摯的謝意,他們表示,他們的國家漁業資源逐漸衰退,水產養殖業方興未艾,對于人民生計意義非凡;希望能夠學習中國先進的漁業和水產養殖發展經驗,并建議中國政府及商務部能夠繼續支持發展中國家漁業和水產養殖業領域人才能力建設項目。

此次部級研討班為期10天,共有來自瓦努阿圖、柬埔寨、秘魯、巴西、越南、蘇丹、南非、南蘇丹、加納、莫桑比克、埃及等11個國家的37位高級漁業官員和專家參加。期間,研討班學員將赴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參觀考察我國漁業管理、科研及企業等部門,了解中國漁業發展現狀、產業政策和管理模式,并就漁業科研和經貿合作開展深入探討。
(教育培訓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