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向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贈送一面錦旗“科技支漁戈壁結碩果,同心協力共筑航天夢”,以感謝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為解決衛星發射基地官兵的鮮活水產品供應問題所提供的物質和技術支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東風水庫面積約為1.2萬畝,由于缺乏有效的增養殖技術,加上捕撈技術單一,水庫水產品的產量較低,無法滿足基地官兵對鮮活水產品的需求。2012年以來,為解決衛星發射基地官兵的吃魚難問題,服務和支持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黨委書記戈賢平研究員先后帶領中心專家及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地考察東風水庫及位于壩下濕地的池塘養殖情況,編制了《東風水庫漁業發展規劃》,捐贈適合當地養殖的水產養殖新品種,并依托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甘肅綜合試驗站確定了適合當地的養殖模式。近兩年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共向衛星發射基地捐贈優質福瑞鯉魚苗1500多萬尾,并選派董在杰研究員、謝駿研究員等專家到東風水庫就魚種場建設、魚類增養殖及捕撈技術等開展現場技術指導和培訓等工作,以提高衛星發射基地后勤水產養殖人員的技術水平。 在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和衛星發射中心后勤部的共同努力下,東風水庫的水產養殖和捕撈技術水平得到了提升,衛星發射基地官兵吃魚難的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水產遺傳育種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