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派赴斯里蘭卡執行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朱健研究員、潘良坤副研究員、聞海波助理研究員、敬小軍助理研究員和張霖研究實習員等5人專家組抵達科倫坡,受到了斯里蘭卡漁業和水生資源部部長N.H. Rajitha Harischandra Senaratne先生及斯里蘭卡國家水產養殖發展所(NAQDA)所長Jayantha Chandrasoma先生的熱情接待。 會談中,Senaratne部長對中國專家組來斯里蘭卡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表示感謝。他指出,盡管斯里蘭卡有著豐富的海、淡水資源,漁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總體上水產養殖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尤其是淡水池塘養殖業亟待加速。中國的漁業、水產養殖業發達,擁有的先進養殖技術和管理理念正是斯里蘭卡漁業發展所急需。希望中國專家組在斯里蘭卡傳播技術的同時,積極與斯里蘭卡的漁業官員、科研人員、技術推廣人員及漁民進行交流,以充分了解斯里蘭卡的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為雙方今后的農、漁業合作譜寫新的篇章。 Jayantha所長向中國專家組介紹了NAQDA的機構組成、職能及在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培訓領域取得的成效,重點介紹了斯里蘭卡水產養殖品種、發展戰略及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他表示,希望中國專家組能夠幫助提升斯里蘭卡苗種生產能力、全雄羅非魚及淡水珍珠養殖技術水平,分享在解決鯉科魚類種質退化及開發觀賞魚產業方面的經驗。 朱健研究員代表專家組對斯里蘭卡漁業和水生資源部及NAQDA的通力配合、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謝,介紹了實施此次項目的主要背景、具體內容、執行方式和工作目標,并強調,斯里蘭卡和中國有著許多相同的主養品種,中國的魚類繁育技術、健康養殖技術及管理經驗完全可以為斯方所用,專家組將在實地考察及交流研討的基礎上,深入了解斯里蘭卡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技術需求,分析中、斯漁業合作的潛在領域,為幫助斯里蘭卡提升苗種品質、擴大漁業生產及推進中、斯漁業合作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本次專家組赴斯里蘭卡主要執行兩個項目,一個是農業部國際交流合作項目“斯里蘭卡漁業生產能力提升及技術示范”,另一個是商務部南南合作項目“斯里蘭卡魚類苗種生產技術培訓及考察”。在15天的時間里,專家組將先后赴Rambodagalla, Dambulla, Kalawewa和Udawalawa等地區進行水產養殖技術需求實地調研,就苗種生產技術、健康養殖技術、羅非魚生產技術及淡水珍珠養殖技術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


(教育培訓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