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30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派赴斯里蘭卡執行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朱健研究員、潘良坤副研究員、聞海波助理研究員、敬小軍助理研究員和張霖研究實習員等5人專家組,先后深入到Rambodagalla地區和Dambulla地區的漁場開展漁業技術需求調研和生產指導工作,并在Kalawewa地區和Udawalawa地區舉辦漁業技術培訓班,共有100多名技術官員、推廣人員和漁民參加了培訓。 專家組先后奔赴4個水產養殖推廣站、2家鯉科魚類繁育及養殖場、1家羅非魚養殖場、2家觀賞魚繁育及養殖場開展技術調研和指導工作,與當地技術人員和漁民就親本選育、苗種生產管理、成魚養殖技術、水質管理、投喂技術、勞動力成本、市場需求及營銷,以及生產實踐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和技術問題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針對如何提升苗種繁育、成魚生產、水質管理及病害防控水平等進行了現場指導。 結合當地的技術需求和漁業生產實際條件,專家組開展了以實用技術為主的培訓課程,講述了鯉科魚類繁育及養殖技術、羅非魚繁育及養殖技術、魚類健康管理、淡水珍珠養殖技術等專題。學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和交流讓他們獲益匪淺,希望今后能夠繼續得到中國專家的指導和幫助,進一步提高水產養殖發展水平。 在斯里蘭卡期間,專家組克服了路途遙遠、天氣炎熱、飲食不適及蚊蟲叮咬等困難,先后輾轉顛簸1200多公里,為斯里蘭卡100多名漁業從業人員提供了技術培訓和示范指導,發放了相關技術手冊500多本,向苗種繁育中心和漁場贈送了水質測試儀和溶氧儀等實驗器材,并與斯里蘭卡國家水產養殖發展署(NAQDA)的科研管理及技術人員進行了交流,共同分享了如何提升科研水平、開展技術示范、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的經驗,圓滿完成了農業部立項的中斯兩國在漁業和水產養殖領域的交流合作任務。


(教育培訓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