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上午,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系共同成立的“中美淡水貝類種質資源保護及利用國際聯合實驗室”在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顯良,農業部國際合作司美大處處長葉全寶,弗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系主任Eric M. Hallerman教授,無錫市科技局副局長徐重遠,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黨委書記戈賢平,以及中美相關專家參加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新華主持。 揭牌儀式上,張顯良院長表達了對此次合作的信心和殷切希望,他指出,淡水貝類是中美雙方的共同關注的研究領域,雙方在該領域有著良好的科研積累與合作基礎,該聯合實驗室的建立為實現雙邊科技聯合和優勢互補、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搭建了平臺,水科院將全力支持聯合實驗室的發展,并希望雙方能夠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積極推動科研創新、技術發展和產業進步。葉全寶處長充分肯定了合作雙方在淡水貝類合作中取得的成績,他表示,漁業合作是中美農業合作的重要部分,希望雙方以聯合實驗室的建立為契機,在《中美農業戰略合作規劃(2012年-2017年)》下繼續深化漁業合作、促進科技創新、帶動投資合作、推動兩國漁業共同發展。徐跑主任在講話中表示,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將充分利用聯合實驗室平臺,加強與美方在淡水貝類領域的知識交流、專家互訪、聯合研究及人才培養,促進國內淡水貝類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可持續利用。Eric M. Hallerman教授希望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充分發揮各自的科技優勢,為雙方在淡水自然資源領域開展科技合作搭建平臺,有效推進雙方在農業科技領域以及人員培訓方面的深入交流與合作,促進中美兩國農業的共同發展。 最后,在所有嘉賓的見證下,徐跑主任和Eric M. Hallerman教授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弗吉尼亞理工及州立大學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系有著長久而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于2012年簽訂了“關于開展紫黑翼蚌引種及人工養殖合作研究備忘錄”,并進行了試驗性引種,取得了良好效果;“中美淡水貝類種質資源保護及利用國際聯合實驗室”的建立將進一步充分利用和發揮中美雙方各自的研究基礎和優勢,加強合作力度、擴大合作范圍,并通過資源調查和評估、增養殖技術研究、優質品種引進等為淡水貝類資源的保護與利用貢獻力量。

(教育培訓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