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響應國家“十三五”發展戰略及綠色發展要求,落實體系“十三五”重點任務,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在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云南省元陽縣開展了產業助推精準扶貧活動。

6月14日,精準扶貧贈送魚種儀式在體系昆明綜合試驗站設在元陽縣新街鎮土鍋寨村的示范基地舉行,該基地是體系“十三五”重點任務“大宗淡水魚綠色高效養殖模式研究與示范”建設的“哈尼梯田以漁保糧綜合種養模式”核心示范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體系養殖與環境控制功能研究室主任徐晧、遺傳改良功能研究室主任鄒桂偉,元陽縣副縣長張偉,體系崗位專家石連玉、王衛民、董在杰、朱健、李大鵬、王桂堂、石存斌,昆明綜合試驗站站長田樹魁及部分試驗站站長,體系團隊成員,云南省、紅河州、元陽縣技術推廣部門,當地農業主管部門,元陽縣呼山眾創農業開發公司及農戶代表參加了活動。
張偉副縣長在致辭中對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在元陽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舉行助推精準扶貧活動并贈送魚種表示感謝,并表示,體系眾多專家在保護哈尼梯田的前提下對千年哈尼稻漁共作系統進行深入研究,發展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使傳統農業單一的水稻收益轉變為水稻、梯田魚及梯田鴨的綜合收益,實現“一水三用、一田多收”。
戈賢平首席表示,脫貧攻堅是當前民生實事的一號工程,體系無償贈送福瑞鯉新品種魚種1500公斤,并將哈尼梯田以漁保糧綜合種養系統列入重點研發任務,從養殖品種、種養技術、生產環境、質量安全等諸多方面提供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支持,推動稻漁綜合種養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力量。體系長期關注和支持云南紅河州稻漁產業的發展,并將一如既往地幫助和指導做好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工作。

簡短儀式后,體系專家向農戶贈送新品種福瑞鯉大規格魚種8萬尾。專家和與會人員冒雨踏著泥濘的田埂把魚種放入稻田,看到體系培育的魚種歡快地游進梯田,大家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贈送魚種活動結束后,在元陽縣呼山眾創農業開發公司舉行了“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基地”揭牌儀式,并召開了“發展梯田稻漁綜合種養,傳承哈尼千年農耕文化”研討會。

體系各位專家對企業和全縣稻漁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專家們認為,發展稻田養殖品種的多樣性,通過生態設施化,應用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加強投入品管理和生態防控,結合旅游開發,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哈尼品牌;在公司+農戶和土地流轉的基礎上,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和品牌創建,發展旅游經濟和電子商務,結合梯田遺產保護,打造10萬畝標準化的綠色綜合生產體系。體系將通過示范基地,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和綠色生態養殖模式,提高稻田綜合種養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民脫貧致富、保護梯田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做出貢獻。
(科研處、體系首席科學家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