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2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淡水中心”)派赴緬甸的專家組圓滿完成了緬甸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專家組由胡海彥副研究員任組長,閔寬洪研究員、徐鋼春博士、孟順龍博士、張成鋒博士和徐生工程師等為成員。

項目實施期間,專家組訪問了緬甸漁業局(DOF),與Khin maung Maw局長、Myint Ein Hfoo副局長、水產養殖處Saw Lah Paw Wah處長等就本次項目方案及下一步合作計劃等進行了調研交流。胡海彥組長介紹了本次項目的主要目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未來合作前景。Khin maung Maw局長對淡水中心長期以來為緬甸漁業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了感謝,希望淡水中心今后能夠提供更多的技術和項目支持,不斷擴大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示范的效果,吸引和幫助更多的人從事稻漁產業。雙方先后就稻田養殖、漁業資源增殖、養殖品種開發等方面的合作潛力和方式進行了深入探討。
專家組實地考察了仰光圣帕水產品市場(San Pya Fishmakets),對仰光地區水產品市場主要品種、供需情況及營銷方式進行了調研,并與經營批發貿易的商戶進行了深入交流,掌握了第一手緬甸水產品的市場信息。專家組還先后通過緬甸漁業局官員和內比都稻漁種養戶對緬甸稻漁技術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了調研,對中緬稻漁合作的切入點有了清楚的認識。

在Saw Lah Paw Wah處長陪同下,專家組先后赴ThetNing Aye村和Thit That Kone村,對已初步建成的示范基地進行了細致的技術咨詢和指導服務。針對合作農戶漁場的實際問題,專家們對稻田的進一步改造和效益提升提出了具體建議,如水稻淺水栽插,條栽與邊行密植結合,改進排水設施,降低稻田水位等,并現場為30多位周邊養殖戶提供了技術咨詢和培訓服務,示范苗種暫養及放養技術。同時,根據項目實施方案,選定了兩家稻漁示范合作戶,簽訂了合作協議,并對示范戶的苗種和稻田改造以及飼料購買等方面給予了一定比例的補貼,并要求示范戶按照專家提供的技術方案開展稻漁種養技術示范與推廣工作。

緬甸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是農業農村部“一帶一路”沿線熱帶國家水產養殖科技創新項目子課題——“一帶一路”沿線熱帶國家羅非魚繁養技術及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示范與推廣的實施內容之一,旨在積極貫徹“一帶一路”、“瀾湄合作”精神,與部分東南亞國家共享我國稻漁生態綜合種養技術和發展經驗,以實際行動踐行“開放創新的中國讓世界人民受益”。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