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在云南省紅河縣組織召開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研討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中國工程院二局副局長左家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英杰,云南省漁業局局長張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黃海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憲勇,及國家大宗淡水魚、特色淡水魚、蝦蟹三個產業技術體系的部分崗位專家共16名專家參加研討。紅河縣委書記張智俊、云南中海漁業公司董事長肖燕等一同參加了研討交流。

研討會上,徐跑主任匯報交流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在云南紅河縣開展“稻漁共作”產業扶貧工作背景、進展、成效和下一步推進思路。圍繞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研究及產業扶貧工作,劉波研究員、蔣增杰研究員等四位專家,分別從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生態學研究和產品品質評價標準等不同角度作了研究報告,交流了各自科研團隊研究思路、進展和預期成效,以期找出最適合哈尼梯田的養殖模式,使消費者能清晰的了解稻漁綜合種養產品所具有的質優、綠色安全等優勢,為促進紅河精準脫貧和哈尼梯田可持續保護提供技術支撐。唐啟升院士、張顯良局長等專家對上述報告進行了點評,就相關問題進行了研討交流,提出了改進意見建議。期間,還舉行了紅河中海漁業有限公司唐啟升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唐啟升院士和張智俊書記共同為院士工作站揭牌。

張顯良局長表示,近年來在各有關單位大力支持,及紅河縣政府、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云南中海漁業公司的有力推動下,紅河縣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及院士工作站的設立,為紅河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動力,也將有力提升稻漁綜合種養基礎研究水平。希望通過多方共同努力,哈尼梯田“稻漁共作”產業扶貧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為紅河縣鄉村振興、梯田可持續保護做出更大貢獻。

與會專家還一起赴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紅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尼梯田“稻漁共作”示范基地—尼美梯田實地考察調研,并參加了梯田冬閑田放養魚苗活動,共同將福瑞鯉苗種放入梯田水體中養殖。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們還采集了梯田的水樣、淤泥并做了初步檢測,為梯田冬閑田養殖積累了基礎數據。

(水產養殖室、水產病害與飼料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