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13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在蘇州召開了“2018年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學術交流”會議。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室主任楊弘研究員,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經濟崗位專家楊正勇教授,貝類產業技術體系經濟崗位專家慕永通教授,大宗淡水魚體系經濟崗位劉景景副研究員,體系崗位科學家盧邁新、翟少偉、陳細華、邊文冀、梁旭方、陳昆慈、楊代勤、周秋白、梅潔和王炳謙和各綜合試驗站站長等7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經濟和信息研究室主任袁永明研究員主持。

會上,楊弘研究員表示,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和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特色淡水魚體系品種最多,感謝其他三位水產體系經濟崗位科學家為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把脈。海水魚體系專家作了題為《海水魚產業經濟研究框架和相關成果匯報》的報告,貝類體系專家作了題為《中國漁業發展回顧與轉型前瞻》的報告,大宗淡水魚體系專家作了題為《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的我國水產業市場形勢分析與產業發思》的報告,特色淡水魚體系專家作了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方向、產業經濟的研究任務、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等報告,各綜合試驗站代表作了各示范區特色淡水魚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體系崗位科學家們分別從不同品種全國特色淡水魚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做了深入研討。
通過本次會議研討交流,各水產體系經濟崗位交流了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分享了各體系經濟崗位的工作成果,體系各崗位、綜合試驗站詳細了解了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現狀、發展特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探討解決產業出現的共性與差異性問題,通過對當前漁業產業發展形勢的分析,進一步明確了今后特色淡水魚產業經濟研究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