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2019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全院2018年度工作,部署了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并對院2018年重要科技成果進行了表彰。其中,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牽頭完成的“云南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及冬閑田生態養殖新技術”入選全院2018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亮點。

2018年,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員研究團隊攜手黃海水產研究所方建光研究員研究團隊和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劉興國研究員研究團隊,共同致力于云南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及冬閑田養殖技術模式創新,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

研發并完善了梯田“稻鰍共作”綜合種養模式,健全了“稻-鯉”綜合種養種大規格(50g/尾)魚種放養模式。研究發現,全程不投飼模式梯田土壤表面菌群多樣性顯著增高而肥力指標均降低,其中含水率、pH 、總磷和速效磷顯著降低;與單稻種植比較,“微生物-浮游生物-浮萍-泥鰍/福瑞鯉-水稻”不同生態位綜合種養體系的構建加快了梯田系統各種物質的吸收代謝。創建了梯田冬閑田蓄水生態養殖福瑞鯉增效技術,有效改變了千百年來哈尼梯田只種一季水稻、半年時間放水養田、產值低下的耕作模式。


梯田的增產增效,促進了漁業產業的精準扶貧,吸引了青壯年“回巢”,創新了山區漁業模式,又保護了“哈尼梯田”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水產養殖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