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上午,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召開2018年度總結表彰會議,總結2018年中心發展和工作情況,研究部署2019年和今后一段時期工作重點。會議由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主持,中心領導班子成員、老領導和老專家代表以及全體在職職工參加了會議。

會上,徐跑主任作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2018年中心工作成效,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并就中心下一步工作思路、重點任務和2019年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會議指出,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心成立40周年。一年來,在水科院黨組的正確領導和地方各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心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全院中心工作和現代漁業建設的目標任務,堅持“三個面向”、“四個聚焦”,堅持“以科促教,以教強科,科教共進”,扎實開展各項工作,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全年新上科研項目140項,榮獲科技成果獎勵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二完成單位)、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發表學術論文182篇,其中SCI或EI收錄82篇,出版專著2部,獲授權國家專利40項、軟件著作權登記2項,3個新品種獲證書、1個新品種通過審定。科技支撐引領成效顯著,淡水漁業與種質資源利用學科群及國家大宗淡水魚、特色淡水魚兩大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扎實推進,江蘇省青蝦產業聯盟、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啟動,長江江豚保護研究、中國漁政030船督查巡航等有力支撐“長江大保護”,深入推進哈尼梯田“稻漁共作”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戰。人才隊伍建設成績斐然,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省市突貢專家等各級人才獎項9項次,新增南京農業大學博導2人、碩導13人,啟動新一輪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件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揚中科研基地投入試運行,青蝦育種創新基地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一帶一路”國際水產養殖試驗基地項目主體結構、蚌埠漁政基地岸邊工程和躉船建設完成。漁業學院發展穩中有進,水產學一級學科評估成績優良,合作辦學教育成果榮獲全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國際交流合作深化拓展,承擔技術援外培訓項目18項,承辦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瀾湄流域生物資源保護分論壇,派出40多名專家赴23個國家和地區訪學交流、技術指導,獲評“中國-FAO南南合作特別貢獻機構”。綜合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持續推進績效管理工作,試點開展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改革,建立健全突出科技創新度產業關聯度和發展貢獻度的績效評價制度和評價機制。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引導黨員干部旗幟鮮明講政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這些成績的取得,彰顯了中心作為漁業科技國家隊、領頭雁的實力,為中心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會議強調,當前,農業農村發展步入鄉村振興、質量興農、綠色發展和創新驅動的新時期,中心要充分認識新形勢和新要求,進一步明確新時期發展思路、重點任務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力爭在“大項目、大成果、大人才、大平臺”上取得更多的突破,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針對2019年重點工作,會議要求,一是要加強科研項目謀劃爭取,力爭在藍色糧倉、生物種業、國家自然基金等國家級項目立項上取得新突破;二是要加強成果培育,提升科研產出質量,謀劃培育中心主持的國家級科技成果;三是要加強學科平臺建設,優化科研布局、資源配置,打造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四是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落實人才培育計劃,優化科技人才和干部隊伍結構;五是要加強科技條件建設,落實好修購、運行費項目,推進靖江基地、水生動物防疫專業實驗室等項目規劃建設;六是要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廣泛開展漁業科技服務,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七是要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加快漁業學院建設發展步伐,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深入實施;八是要加強黨建和創新文化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推進“幸福中心 美麗漁院”創新文化建設。
會上,戈賢平書記就春節期間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安全生產等工作進行了部署強調。會議還對中心2018年度榮獲科技成果、績效管理優秀部門、幸福團隊和創新人才的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表彰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成果

表彰“中國-FAO南南合作特別貢獻機構”

表彰省部級科技獎勵成果

表彰市、院級科技獎勵成果

表彰績效管理優秀部門

表彰幸福團隊

表彰科技創新人才
(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