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靖江市人民政府在靖江舉行長江下游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研究基地簽約儀式。淡水中心主任徐跑、副主任邴旭文,靖江市委書記趙葉、市委副書記趙國慶、副市長李明,及雙方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前,靖江市委書記趙葉會見了徐跑主任一行。趙葉說,靖江地處長江下游,東南西三面環江,自然條件優越,水生資源豐富。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總遵循,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靖江正在加快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工作,同時也擔負著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和開發的責任與義務。趙葉表示,雙方在漁業資源調查評估、長江特色魚類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等方面開展了緊密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階段,希望淡水中心繼續發揮科研優勢和人才團隊力量,系統化、規范化推動長江下游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研究基地建設,進一步研發新品種,豐富靖江市水產養殖資源,同時為靖江市長江特色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智力支撐。

徐跑主任介紹了中心建所40年來,在科研攻關、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希望雙方在長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著眼于深化合作與未來發展,按照2017年底雙方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范圍,以長江下游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研究基地為戰略合作的重要載體,聚焦長江特色水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長江漁業生態修復、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進靖江漁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
靖江市委副書記趙國慶主持簽約儀式。簽約儀式上,副市長李明、淡水中心副主任邴旭文分別介紹了項目合作相關情況。孤山鎮黨委書記王靖與淡水中心副主任邴旭文代表雙方簽訂了長江下游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研究基地土地使用協議。

據悉,該基地項目落戶靖江市孤山鎮,選址于新江平線現代農業集聚帶和孤山智慧生態農業園區,能夠有效承接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基地以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和可持續利用為目標,計劃護存100余種長江特色及土著水生生物,開展水生生物生境修復、涉水工程對漁業水域的影響等生態模擬研究,并將向社會公眾宣傳和展示水生生物天然資源增殖、保存及研究成果。計劃建成集原種供應、資源增殖、科學研究、技術研發、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水生生物資源養護中心,為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和高水平開發利用奠定基礎,為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