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一帶一路”外交政策及“瀾湄合作機制”重要部署,促進瀾滄-湄公河流域旗艦物種保護,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政府為主導的淡水豚保護管理體系中的積極作用,推動中國和緬甸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淡水豚及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的交流和協作,2019年5月6日-10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生生物資源研究室劉凱研究員受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和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CCF)的邀請,參加聯合考察隊赴緬甸伊洛瓦底江對伊河海豚進行了調研考察。此次聯合考察旨在與緬甸管理部門及WCS交流淡水豚保護經驗,探討各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共同推進淡水豚保護工作的可行性,并制定初步行動計劃。

緬甸伊洛瓦底江是伊河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淡水種群3個主要棲息地之一,現有數量約為72頭(WCS,2019),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曼德勒(Mandalay)至巴莫(Bhamo)。共有3個集中分布區,分別為北部的巴莫、中部的曼列(Male)至瑞古(Shwegu)以及南部的敏貢(Mingun)至皎苗(Kyauk Myaung)。其中南部和中部兩個集中分布區已分別于2005年和2018年建立了保護區。

考察團此行重點考察了南部保護區伊河海豚分布、行為特征、棲息地狀況以及漁業生產情況等,走訪了保護區沿岸的村莊,與當地居民、社區代表及漁業部門工作人員座談交流,了解日常生產生活狀況,探討伊河海豚保護與社區發展相關議題。

考察團還先后與曼德勒省漁業局局長U Baw Lwin、酒店和旅游局局長khin Maung Shwe、WCS緬甸項目主任U Saw Htun進行了座談,圍繞伊河海豚保護區建設、社區扶持等方面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通過分享國內長江江豚保護經驗,對伊河海豚保護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會后,雙方就深入推進伊河海豚保護區建設議題,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達成了共同推進支持伊河海豚保護的共識。同時,雙方希望未來能夠在“一帶一路”及“瀾湄機制”的倡導下,開展更多、更深入的淡水豚保護行動。

(水生生物資源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