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2019年非洲國家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和“2019年亞洲國家可持續集約化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同時開班。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無錫市商務局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處副處長李智出席了開班典禮并致辭。開班典禮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國際合作與教育處處長敬小軍主持。

徐跑主任首先對兩期培訓班學員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簡要介紹了建所40年來,中心在良種選育、苗種生產及集約化養殖模式開發等漁業產業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他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水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產量高、效益好的現代綠色水產養殖產業才能滿足亞非國家漁業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希望亞非各國能積極開拓漁業合作領域,弘揚亞非領導人會議精神,通過知識分享、技術傳播來共同實現亞非振興夢想,為亞非人民謀福祉,為實現“消除饑餓、消除貧困”的宏偉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

李智副處長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和鞏固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合作是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無錫作為我國重要的開放型經濟城市,環境優美,資源豐富,而農業作為無錫市國民經濟生產中的重要產業之一,具有廣闊的國際經濟合作前景,無錫市商務局愿意充分借助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搭建的中外漁業交流平臺,不斷推進與廣大亞非各國在經濟貿易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來自南蘇丹農業部的丹尼爾·拉科先生作為非洲國家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學員代表發言,他表示非洲地區幅員遼闊,海洋資源充足,然而由于技術落后管理不當等問題,水產養殖發展缺乏技術支撐與系統管理,他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夠深入了解學習中國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及管理模式,更好的服務于本國漁業產業的進步升級。亞洲國家可持續集約化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學員代表,來自哈薩克斯坦漁業科學與生產中心漁業官員阿德耶·特米爾蘭先生表示,希望通過在中國的所學所見所聞,因地制宜地把中國技術運用到各國漁業生產實際中去,以期通過綠色現代養殖技術,推動漁業朝著可持續、規模化方向發展。
兩期培訓班共有來自加納、南蘇丹、厄立特里亞、緬甸、柬埔寨等17個國家的43名學員參加。培訓班將以“齊心開創‘一帶一路’美好未來,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旨在為亞非各國搭建漁業知識分享交流的平臺,積極開拓亞非漁業合作空間,共同推動亞非水產養殖業的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