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7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在廈門召開了“2019年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學術交流”會議。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楊弘研究員,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經濟崗位專家楊正勇教授,貝類產業技術體系經濟崗位專家慕永通教授,大宗淡水魚體系經濟崗位張璟副研究員,蝦蟹體系經濟崗位張海清副教授,體系崗位科學家盧邁新、趙金良、葉星、翟少偉、陳細華、邊文冀、陳昆慈、楊代勤、梅潔、高瑞昌、熊光權、翁少萍和王炳謙和各綜合試驗站站長等7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經濟和信息研究室主任袁永明研究員主持。

會上,楊弘研究員表示,當前面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美貿易戰和國內環保風暴對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及時了解11大類特色水產品產業發展動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預判今后發展方向至關重要。海水魚體系專家作了題為《海水魚產業體系產業經濟崗位工作進展》的報告,貝類體系專家作了題為《經濟學視域下的中國鮑魚產業——成就、問題與努力方向》的報告,大宗淡水魚體系專家作了題為《大宗淡水魚產業預警體系研究及工作進展》的報告,特色淡水魚體系專家作了《2019年特色淡水魚產業經濟研究進展》報告,淡水鱸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專家作了《2019年全國淡水鱸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各綜合試驗站代表分別作了各省份、各示范區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現狀、發展特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的報告。最后,經濟崗位科學家袁永明研究員作了總結發言,他高度贊揚了各綜合試驗站所做的大量工作,感謝各崗位專家和各試驗站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經濟崗位工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做好產業預警數據采集工作和漁情數據監測等工作。
通過本次會議,五大水產體系經濟崗位交流了工作進展和工作經驗,分享了各體系經濟崗位的工作成果,體系各崗位、綜合試驗站介紹了特色淡水魚產業發展動態,探討解決產業面臨的突出問題,通過對當前漁業產業發展形勢的分析和發展趨勢的預判,進一步明確了今后特色淡水魚產業經濟研究的工作方向。
(漁業經濟和信息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