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和17日,由商務部主辦、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擔實施的“2019佛得角漁業活動監察及衛生檢查培訓班”和“2019年泰國漁業和水產養殖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研修班”項目先后在江蘇省無錫市啟動。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胡海彥,無錫市商務局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處處長翁斌佳、副處長李智分別出席了兩期項目啟動儀式。

胡海彥對佛得角和泰國兩批學員來到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參加培訓交流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近期在科學研究、國際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并表示,中國漁業發展正在向注重水質保護,探索質量、魚水和諧共存的發展模式,追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轉變,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將積極分享兼顧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經驗,通過不斷拓展漁業科技合作領域,共同推動世界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翁斌佳對佛得角班的開班表示祝賀。她談到,中國與佛得角自1976年建交以來,在兩國領導人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全面展開,共同為推動中非互利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積極貢獻。李智對來自泰國的學員朋友表示歡迎。他表示,中泰兩國同屬亞洲發展中國家,地理相鄰,文化相通,血緣相親,希望中泰雙方以本次研修班為契機,密切交流,加強合作,共謀發展。
兩國學員代表先后轉達了各自政府及學員們對中國政府及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誠摯謝意,并表示,希望通過培訓和研討,學習中國漁業監察和衛生檢查的成功經驗,交流水產養殖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舉措和有效做法,共同促進漁業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兩期培訓項目共有來自佛得角和泰國的40名學員參加。培訓項目的啟動實施,是中佛、中泰面向未來深化漁業科技合作的新起點,將以“齊心開創‘一帶一路’美好未來、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為探尋未來在漁業監管、氣候變化等方面的進一步合作夯實基礎。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