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商務部主辦的 “發展中國家水產品貿易與市場開發培訓班”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漁業發展和管理研修班”兩期援外多邊培訓項目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同時啟動實施。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一級巡視員李書民、養殖處處長陳家勇,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無錫市商務局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處副處長李智等參加項目啟動儀式。

項目啟動儀式上,李書民巡視員對兩個項目的啟動實施表示祝賀,對各位學員朋友們來華參加培訓交流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中國漁業發展歷程、現狀及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踐。他表示,中國水產養殖歷史悠久,漁業發展意義重大,不僅增加了漁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消除饑餓與貧困也有著顯著的影響。當前,中國正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為開展漁業對外合作提供了大好的歷史機遇。希望各位學員能夠充分利用參加項目培訓機會,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分享漁業發展及產業鏈開發領域的知識和經驗,為世界漁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徐跑主任簡要介紹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發展概況,特別是近年來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以及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開展技術援外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并表示,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愿與各國同行們攜手合作,積極推進水產品自由貿易、市場開發以及漁業健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為世界人民享有安全、充足的水產品食物來源做出更多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美好目標積蓄力量。
李智副處長表示,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和鞏固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兩期培訓項目為相關國家水產養殖從業者搭建了很好的合作互通平臺,無錫市商務局愿意充分借助這一平臺,不斷推進與學員國在經濟貿易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來自緬甸的漁業官員杜亞先生、塞拉利昂的漁業處長巴哈?易卜拉先生作為兩期培訓項目的學員代表先后發言,他們對于中國政府通過多種渠道、方式,積極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表示感謝,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夠傾聽中國漁業的成功故事,學習適合本國發展的漁業寶貴經驗。

“發展中國家水產品貿易與市場開發培訓班”項目為期30天,共有來自緬甸、烏拉圭、巴拿馬、埃及、埃塞俄比亞、湯加、古巴、蘇丹等國家和地區的19名學員參加;“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漁業發展與管理研修班”項目為期21天,共有來自塞拉利昂、菲律賓、埃及、湯加、津巴布韋、埃及等國家和地區的23名學員參加。兩期項目將組織學員圍繞水產養殖產業政策、水產品貿易、市場體系及檢驗檢疫四大模塊開展培訓學習和考察交流。
項目啟動儀式結束后,李書民巡視員一行還參觀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展示室,詳細了解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開展漁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技術援外培訓工作所取得突出成效。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