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頒發2019年度院科技進步獎,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牽頭與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長春、福州和銀川3個綜合試驗站共同完成的成果——“福瑞鯉2號”綜合選育及其良種示范榮獲一等獎。該成果在“福瑞理2號”的綜合選育技術、苗種繁育、養殖示范及其生長、繁殖的分子機理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研究,取得一批突破性進展,為我國鯉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成果建立了數量遺傳學BLUP分析的多性狀綜合選育技術,開展了鯉生長速度、成活率等遺傳參數的評估,并研究了其生長、繁殖的分子基礎。培育出生長快、成活率高的水產新品種“福瑞鯉2號”,在相同條件下,其生長速度與同齡普通養殖鯉魚相比平均提高22.9%,成活率平均提高6.5%。創新了“福瑞鯉2號”良種擴繁核心技術—親魚父、母本家系遠緣配對法,保證繁殖出的后代不出現近交衰退現象。通過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相關崗位和綜合試驗站的有機對接,建立了“育種中心—擴繁基地—示范應用—養殖戶”的“福瑞鯉2號”良種推廣體系。探明了“福瑞鯉2號”飼料中添加竹炭粉和桑葉粉的效果,提高了生長性能、飼料利用率和抗氧化能力,開發了多種健康高效養殖模式。
“福瑞鯉2號”新品種已在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了養殖,近4年累計養殖面積達106.34萬畝,新增經濟效益9.76億元。本成果獲國家水產新品種證書1件,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2件,授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件,發表論文68篇,成果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水產遺傳育種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