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有關部署要求,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努力克服疫情給科研工作帶來的影響,積極穩妥地推進所承擔的科技部“藍色糧倉”專項等科研項目的實施。2月26日-3月3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創新團隊、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湖泊生態漁業研究團隊完成了“藍色糧倉”湖泊生態增養殖技術與模式項目2020年度首次調查工作。

在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徐東坡研究員的帶領下,項目組嚴格落實中心疫情防控相關措施要求,根據可抵達性、可操作性等原則,在太湖竺山湖水域及周邊沿岸共設置14個采樣點。截至目前,已在該水域調查監測5日,作業60余網次,采集各類樣品500余個。調查內容包括魚類、浮游生物、底棲動物、水體理化指標、表層沉積物、附著生物等。


“藍色糧倉”湖泊生態增養殖技術與模式項目,以湖泊水質調控、環境修復、資源養護等凈水漁業模式為導向,計劃在太湖梅梁灣、竺山灣建立凈水漁業示范區,內容包括圍隔搭建、水生植被恢復、濾食性水生生物控藻等示范工程。擬通過湖泊增養殖過程中生物群落動態監測與評估,研究食物網和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生態響應,經濟魚類免疫反應調控網絡和途徑,通過以魚類免疫參數為基礎的湖泊增養殖生態效應評價,創建湖泊經濟魚類的健康管理技術,構建湖泊生態增養殖效應評估指標體系和湖泊生態增養殖管理與控制信息系統,為我國湖泊生物生產力持續利用與生態系統健康保障提供技術支撐。
(水生生物資源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