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等單位選育的中華絨螯蟹 “諾亞1號”自投放市場以來廣受蟹農的青睞,為了讓廣大蟹農進一步了解“諾亞1號”親蟹的繁育情況,現場交流蟹種培育和成蟹養殖技術,3月29日-30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江蘇諾亞方舟農業公司共同在江蘇射陽舉辦了 “諾亞1號”蟹種培育關鍵技術和河蟹健康養殖技術座談會。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河蟹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徐跑研究員,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周剛研究員,江蘇常州武進水產技術推廣站孫東亞高級工程師等參加了活動。

徐跑主任一行首先來到了 “諾亞1號”800畝育苗基地,察看親蟹掛籠現場,詳細詢問了本次寒流對五母以上一萬八千多只親蟹造成的影響,查看了六母親蟹受精卵的發育情況,檢查了蟹苗開口餌料豐年蟲的準備情況。

隨后,徐跑主任等專家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養殖戶進行了座談交流。徐跑主任以“河蟹親本是越大越好嗎?”為題,從河蟹群體遺傳學角度為大家解析了蟹苗質量好壞的標準。他談到,在注重親蟹規格的同時,更要注重營養的強化培育,應根據不同養殖模式選購不同規格親蟹的蟹苗。孫東亞高級工程師介紹了自己多年總結的畝產1000斤優質扣蟹的培育技術,認為扣蟹培育關鍵在于水與草的管控與養護。周剛研究員表示,新冠疫情下,河蟹養殖一定要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選擇適合自己的養殖模式,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
本次活動為廣大養殖戶與行業專家搭建了交流平臺,共同探討了優質蟹種培育、河蟹生態養殖、以及微生物制劑在養殖過程中的應用等內容,對廣大養殖戶發展河蟹綠色生態養殖模式起到了指導和促進作用。
(水產養殖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