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農業農村部、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和廳科教處關于“做好科技助力復產復工、促進增產增收”通知要求 ,5月11日,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采用“網絡視頻會議+網絡直播間”方式舉辦了青蝦綠色養殖首屆遠程培訓活動。培訓活動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傅洪拓研究員主持,省青蝦體系依托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致辭,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姜雪忠處長作開班動員。省青蝦體系崗位專家和推廣示范基地主任、來自全國各地的青蝦養殖戶、青蝦養殖企業相關人員等近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徐跑主任在致辭中表示,這次遠程培訓是在疫情防控和抓緊漁業生產大背景下的一次特色活動,通過網絡和直播形式的培訓與技術推廣,真正體現了新一代的科技人員能夠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實驗做到池塘邊,把科技成果傳授到千家萬戶。今年的冠狀病毒疫情帶給我們非常多的思考,農業農村部及時提出了五大科技行動,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行動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綠色養殖技術。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的遠程培訓就符合這個主題,通過活動向全國青蝦養殖戶們全面展示了江蘇省青蝦養殖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情況。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也將繼續融入到江蘇省漁業和漁業技術推廣科技板塊,發揮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進一步為產業和行業做出科技支撐和技術服務。

姜雪忠處長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江蘇農業受到了很大影響,省農業農村廳第一時間發出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保供”的工作要求,青蝦產業技術體系等全體產業體系開展了大量工作,包括發布大量科技生產型技術指導意見和關鍵性技術指導方案,運用現代化媒體手段進行技術指導,還無償捐贈了防疫物資和農產品。這些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科教司等各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及新聞聯播、農民日報等媒體的廣泛報道。目前,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是加大力度助力復工復產,促進增產增收。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壓艙石,保障農產品供應、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在保障全年經濟戰略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姜處長提出四點建議:一是體系要勇挑科技重擔,促進復工復產;二是圍繞市場需求拓展服務思路;三是運用現代手段豐富服務方式;四是開展分類指導,提供精準服務。在當前情況下,青蝦體系這種遠程培訓是最好的方式,解決了很多的問題,不僅滿足了江蘇養殖戶的需求,也能滿足全國各地養殖戶的科技需求,這種方式值得探索也值得鼓勵。

培訓活動共安排了3個講座,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傅洪拓研究員、劉波研究員和揚州大學張曉君教授分別作了題為《青蝦新品種選育與綠色養殖》、《青蝦專用飼料研發與投喂技術》、《青蝦病害診斷及綜合防控》的報告,為參加活動的養殖戶們介紹最新科研成果和青蝦綠色養殖技術。培訓活動還安排了現場交流環節,各集中培訓會場和網絡直播間收到了很多現場提問,劉波研究員、張曉君教授,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蔣速飛副研究員等專家對養殖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此次活動設一個主會場、19個分會場;分會場分布于江蘇17個縣(市),其中蘇州4個、宜興3個、南京3個、鎮江3個、溧陽2個、泰州/海安/建湖/泗陽各1個分會場,參加會場集中培訓的人數達1500多人;培訓會同時通過《科學養魚》直播間同步進行全國直播,直播過程中觀看人數達8200多人,培訓活動結束后通過回放觀看直播的人數還在持續上升中。


“網絡視頻會議+網絡直播間”方式是養殖技術培訓模式的一種新探索。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對重點培訓對象進行遠程集中培訓,達到了“面對面”交流的效果,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既避免了人員的大規模聚集,又實現了高效、大規模的培訓;通過同步網絡直播,全國各地青蝦養殖戶和對青蝦產業感興趣的人員能夠自由參與,進一步擴大了交流的范圍和規模。

通過這次培訓活動,省青蝦體系既向廣大養殖戶介紹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又及時解決了復工復產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取得了良好反響和效果。
(水產遺傳育種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