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盱眙克氏原螯蝦良種選育及苗種繁育基地調研,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軍、淮安市市長陳之常,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等一同參加調研。

徐跑主任向于康震副部長一行匯報了基地的科技攻關進展和科技服務產業取得的成果。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生動物繁養和漁農綜合種養科技創新團隊突破了克氏原螯蝦種質創制、親本強化培育、受精卵離體孵化和大規格苗種培育等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不斷熟化全程可控的小龍蝦苗種均衡供應系統,大幅度提高了成蝦的成活率和養成規格,實現提前上市和錯峰上市,為我國小龍蝦養殖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同時,引進紅螯螯蝦,探索新型全人工孵化裝置,突破紅螯螯蝦受精卵離體孵化和大規格苗種規?;斯づ嘤P鍵技術。積極探索“兩蝦一稻”的稻蝦綜合種養新模式,充分利用克氏原螯蝦和紅螯螯蝦不同的生長特性,在提前收獲一季克氏原螯蝦的基礎上,再收獲一茬紅螯螯蝦,實現“一年兩茬”稻蝦接力生產,提高了綜合生產效益,大力助推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在省、市、縣各級政府支持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當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形成了政、產、學、研協同,育、繁、推一體化的技術示范模式,助力盱眙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鄉村振興。

于康震副部長一行先后調研了繁育基地親本培育池、離體孵化車間、苗種強化培育池和“稻蝦共生”生態養殖示范區。于康震副部長詳細詢問了受精卵離體孵化和大規格苗種規?;庇P鍵技術細節,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小龍蝦收獲場景,“稻蝦共生”示范區投放基地繁育的大規格早繁蝦苗,已有大批量規格50克以上的成蝦起捕上市。于康震副部長表示,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科技攻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助推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希望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充分發揮漁業科技國家隊、領頭雁作用,加大科技攻關,探索漁業高質量發展新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引領我國漁業科技發展方向,提高服務產業發展水平,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為江蘇乃至全國漁業產業綠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科研處處長朱健和科技創新團隊成員一同參加了調研。
(科研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