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有關推進“一縣一業”區域經濟發展部署要求,7月28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組織專家赴云南省紅河州,與元陽縣政府開展對接交流,重點圍繞元陽縣“稻魚鴨”特色產業規?;藴驶?、市場化、品牌化建設開展深入探討,推進當地“稻魚鴨”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構建和縣域經濟發展。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戈賢平,及體系各功能室主任、相關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長參加了對接交流。元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余勝華參加調研和對接交流,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紅河州漁業管理站和元陽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負責人參加了相關活動。

對接交流中,根據當前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余勝華常務副縣長及當地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介紹了元陽縣經濟發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技術需求,體系專家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從育種、飼料、養殖、病害、加工、產業經濟多方面深入分析,提出技術指導和優化方案。
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表示,體系與元陽縣政府對接,建立形成“政府+體系+企業”工作組和工作專班,齊抓共管,形成建設“一縣一業”的強大合力;體系也將繼續統籌科研、推廣、培訓等資源,組織科技專家提供精準的技術支撐,協助當地新型產業經營主體的孵化培育,把產業發展落實到具體品種和生產基地上,落實到產業帶頭人培育上,落實到特色品牌做大做強上,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脫貧增收。
余勝華常務副縣長對體系將元陽縣作為“一縣一業”建設示范縣表示感謝,為進一步加強領導,元陽縣建立了工作組和工作專班,工作組縣長為組長,常務副縣長為常務副組長;工作專班由常務副縣長為組長,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局長為副組長;元陽縣將加強與體系的溝通和交流,使“一縣一業”建設各項措施得到落實,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新的貢獻。

近年來,在國家大宗淡水魚體系的技術支持下,元陽縣成功建立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哈尼梯田‘稻魚鴨’綜合種養生產模式和技術”,引領了全縣稻魚鴨綜合種養產業穩步發展?!笆濉币詠恚w系一直與元陽縣密切合作,從養殖品種、種養技術、生產環境、質量安全等諸多方面為元陽稻魚鴨綜合種養提供產業技術支持,并在元陽縣建立了“哈尼梯田以漁保糧綜合種養模式”核心示范點,深度落實產業扶貧政策。通過積極推進“公司+合作社(種養大戶或家庭農場)+農戶(貧困戶)”的方式,全縣實施稻魚鴨綜合種養高產高效模式示范6萬畝,輻射帶動面積5萬畝,帶動農戶2.7萬戶,建檔立卡戶5347戶,示范區畝產值達10174.2元,輻射帶動區畝產值達8095元,畝產值由單純種植水稻不到2000元提高到萬元以上。通過稻魚鴨綜合種養項目的實施,哈尼梯田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推進得到新突破,技術體系更加健全,設施配套更加完善,品牌建設更加響亮,實現了“百斤糧、百斤魚、千枚蛋、萬產值”、“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的目標,有效促進哈尼梯田保護和產業脫貧、農民致富,具有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