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典型湖泊水域凈水漁業模式示范”項目啟動會在浙江淳安召開。會議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行,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浙江省科技廳、農業農村廳,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淳安縣政府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藍色糧倉專項咨詢專家、項目咨詢專家和項目組成員共4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項目牽頭單位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光喜主持,浙江省科技廳副處長邵暉、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處長陳再峰、淳安縣副縣長方飛燕先后對項目的實施和管理提出了建議和展望。

項目負責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從項目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項目目標、主要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年度計劃和一體化組織實施機制等重要層面,介紹了項目總體實施方案。他表示,項目從水域生態文明建設和優質水產品供給保障等國家戰略出發,針對我國典型湖泊水域凈水漁業面臨的生態系統衰退、保護與利用不協調、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高等問題,擬集成典型湖泊生物資源利用、生態綜合修復、生物操控凈水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技術,配套人工魚巢、生態浮床、幼魚庇護所等設施,構建典型湖泊資源養護、環境修復、水質調控、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外來種防控等凈水漁業新模式,建立典型湖泊水域凈水漁業示范區,并在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南等重點地區進行推廣,綜合提升示范區和推廣區內的湖泊水環境質量、水產品品質和水域生態環境,實現湖泊環境保護與凈水漁業的協調發展。
專項責任專家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陳煥根研究員,項目咨詢專家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姜波處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莊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家壽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南海水產研究所李純厚研究員等充分肯定了項目的頂層設計與管理實施方案,并從加強凝練模式的可復制性、與國家生態環保政策的契合性以及專項上下游的銜接性等方面提出了有關建議。
會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研處王書副處長轉達了院領導對該項目的關心,并表示將對項目的實施提供全力支持。中國農村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專員魯淼作總結發言,要求對實施方案進一步突出績效考核,明確重點,從而更好服務于政府管理與市場導向。

據悉,“典型湖泊水域凈水漁業模式示范”項目于2020年獲批,項目執行周期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項目下設5個課題,集中了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千發集團等共10家科研單位、大學、機構和企業的科技力量參與研究。
(水生生物資源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