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作為第一完成單位,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主持完成的 “稻漁生態種養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成果榮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2020年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成果針對傳統稻田養魚模式技術粗放、農藥和化肥投入量大、稻田撂荒、產品品質無保障等問題,緊緊圍繞“穩糧、促漁、增效、提質、生態”的理論和技術核心,創新了稻漁生態種養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發出適宜不同區域的稻漁生態種養模式,構建了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引領稻漁種養產業轉型升級和健康可持續發展。 闡明了稻漁綜合種養中物質能量流動規律,揭示了面源污染的減量效應,奠定了稻漁模式下生態種養、提質增效的理論基礎。集成創新了以“控肥減藥、精準管控”為核心的稻漁種養提質增效 8 項關鍵技術, 解決了質量效益不高、面源污染的技術難題。創建了冬閑田連作生態養殖 增效模式,創新了 “稻- 魚” “稻- 蝦” “稻- 鱉” 及“稻- 鴨- 魚”等示范推廣方式,實現了稻田保護和利用的雙贏。 制頒行業和地方標準 6 項,獲國家授權專利 14 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5 個,出版著作 4 部,發表論文 87 篇。2018-2019 年在全國 10 省(市)累計示范推廣超過500 萬畝,創經濟產值 159.43 億元,新增效益 37.42 億元,取得了重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水產養殖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