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支撐地方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與江蘇漁業科技全方位的緊密合作,2021年2月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副主任徐鋼春,中心黨委委員、科研處處長朱健及各有關研究室負責人等一行9人赴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就“十四五”期間漁業科技創新與產業支撐發展規劃等有關事宜進行座談交流。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軍,漁業處處長姚蕾、漁政處處長莊雪峰,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所長潘建林,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朝暉等參加座談會。

徐跑主任首先就“十四五”期間中華絨螯蟹與克氏原螯蝦的良種培育及產業發展、長江禁捕后生物多樣性評價與恢復技術、農業農村部加強水產養殖投入品監管后相關支撐與服務平臺建設、高標準種業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匯報交流,提出了利用江蘇區域特色優勢,聯合駐蘇科研院所人才,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共同貢獻“十四五”淡水漁業“江蘇方案”的創新思路與初步設想。隨后,參會的各有關人員分別就相關領域的研究基礎、研究平臺、研究團隊、承擔的項目及成果培育等情況進行了匯報交流,并達成了全面合作意向。
張建軍副廳長對淡水中心作為漁業科技國家隊,心系使命,敢于擔當,服務地方的情懷給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評價了徐跑主任在匯報中所提出的淡水漁業“江蘇方案”新思路。他指出,江蘇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獨特的自然稟賦孕育了江蘇源遠流長的漁文化和富有特色的“蝦蟹經濟”。希望淡水中心能夠攜手省廳下屬的所、站,精誠合作、優勢互補,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在水產種業工程上打好翻身仗。他表示,省農業農村廳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淡水中心的發展,并積極協調推動各方密切合作、互利共贏,不斷推進江蘇現代漁業的高質高效發展,實施好長江禁捕這項“長江大保護”的歷史性、標志性工程,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科技動力和技術保障。
(科研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