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由商務部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首期援外培訓項目—“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水生動物健康管理和檢驗檢疫研修班”舉行了線上開班典禮。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副院長劉如濤,無錫市商務局外經處處長朱丹,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出席了開班典禮并致辭,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應邀線上出席。

開班典禮上,劉如濤副院長表示,我國政府歷來重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漁業發展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及區域漁業組織,推動加強漁業國家之間的技術交流、標準對接、能力建設及經貿合作。此次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舉辦以水生動物健康管理和檢驗檢疫為主題的研修班,對全球漁業發展合作和治理體系建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徐跑主任向學員們簡要介紹了淡水中心發展概況,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漁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當前急需各國攜手相助,以共克時艱、共謀發展的決心和意志,通過對“水生動物健康管理”以及“水生動物檢驗檢疫”等領域的深入交流及合作洽談,共同為水產品健康管理及漁業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推動構建漁業命運共同體。

朱丹處長表示,農業作為無錫市國民經濟生產中的重要產業之一,具有廣闊的國際經濟合作前景,無錫市商務局愿意充分借助淡水中心搭建的“中外漁業交流平臺”,推進與學員國在經濟貿易領域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增進傳統友誼。

來自贊比亞漁業和畜牧部的高級漁業官員Mphande Joseph先生作為學員代表發言,他首先感謝中國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支持與幫助,其次感謝中國政府對此次研修班的資助和淡水中心的精心組織。他在講話中提到,水產動物病害已對各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導致漁業減產、漁民減收,此次在線研修班的舉辦將對提高水生動物衛生管理水平,提升各國檢驗檢疫能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本次研修班為期14天,作為淡水中心2021年舉辦的首期援外多邊培訓項目,主題聚焦“水生動物健康管理”,共吸引了來自菲律賓、埃及、贊比亞等11個國家的115名學員報名參與,另外還有有關國家的20名學員進行旁聽。作為淡水中心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創新援外培訓模式的新嘗試,淡水中心將依托科研與培訓優勢,通過精心組織專題講座、在線小組討論、云參觀中國漁業龍頭企業等方式與學員開展研討交流,以漁載道、以漁傳聲,共同譜寫漁業發展新篇章。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