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人民日報》國際版以《視頻見證非中友誼》為題,在《患難見真情,共同抗疫情》主題欄目中刊登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援外培訓烏干達學員大衛·穆立卡的專訪稿。

專訪中,大衛·穆立卡提到,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階段,西方某些媒體報道聲稱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在華非洲人受到不公平對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在中國受到嚴重威脅。對于此,他第一反應是——謠言,并向許多在中國的烏干達朋友了解情況,得知中國政府采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舉措以保障所有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很多確診的非洲朋友都得到了有效救治。為了不讓虛假的信息損害中非友好關系大局,更不能讓別有用心的人有可乘之機,大衛·穆立卡專門拍攝制作了一段視頻發布在Twitter、Facebook等國際社交媒體上,視頻展示了他當年在華期間的學習及生活經歷,充分突出了中國人民的友好與熱情,視頻中載歌載舞且充滿歡聲笑語的中非文化交流晚會把中非友誼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專訪中,大衛·穆立卡還說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為了遏制疫情傳播,中國政府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付出了巨大努力,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與此同時,中國主動分享疫情防控經驗,幫助其他國家開展疫情防控和診療工作。烏干達等非洲國家就從中國抗擊疫情過程中學到很多經驗。中國援烏醫療隊介紹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中國專家通過視頻會議與烏干達衛生部門交流,擁有一線防疫經驗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來到非洲,傳授寶貴的經驗和知識。還有許多來自中國的防疫物資,有力地保護了烏干達的醫護人員,確保了病例篩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前不久舉行的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國家,這讓他們更有信心戰勝疫情。
13 年前,大衛·穆立卡先生來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學習水產養殖技術。此后多年中,他也數次來到中國、來到無錫學習水產養殖知識、采購相關設備等。中國的學習經歷為他的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利用在中國學到的技術以及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提供的各類資源,他成立了烏干達綠色漁業有限公司(Green Fish of Uganda),專門從事羅非魚養殖和飼料加工。他說,沒有從中國學到的養殖技術和經驗,就沒有這家公司的今天。如今的烏干達綠色漁業有限公司已成為當地一家知名的水產企業,大衛·穆立卡不僅自己成為當地企業屆的新秀,他更是將中國的水產養殖技術教給了當地農民,帶領當地的烏干達人民一起脫貧致富。由于在當地的影響力迅速上升,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閣下及農業部長一行曾親赴綠色漁業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并給予高度評價。


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閣下視察大衛·穆立卡先生創辦的烏干達綠色漁業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影響已不僅僅局限于衛生安全領域。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對外合作亦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當前這樣一個特殊的國際環境中,來自非洲“朋友圈”鏗鏘有力的支持聲音顯得尤為珍貴。自疫情發生以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各學員國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徐跑主任先后與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等各國漁業局局長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助理總干事等致函互表慰問和支持,并向各國學員發送抗疫慰問信和資料,在團結中培育朋友,在抗疫中深化友誼。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自1981年以來,以“傳授技術、傳播友誼”為己任,為非洲國家培養了3000多名漁業管理及技術人才,他們逐漸成長為各個國家農業漁業領域的中堅力量,也成為中國在開拓對非合作關系中值得依賴的伙伴和朋友。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臨的外部挑戰更趨復雜嚴峻,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技術援外工作和對非合作將更加行穩致遠,扎實筑牢非洲水產屆“朋友圈”,為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斗。
(國際合作與教育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