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大宗水產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創新團隊、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飼料原料開發與質量安全崗位在白藜蘆醇調控大宗淡水魚腸道健康的表觀遺傳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白藜蘆醇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多酚類化合物,在生物體內可發生甲基化反應,兼具抗氧化、抗炎、調節脂質代謝等多重生物活性。該化合物在改善動物腸道功能、強化腸道屏障完整性等方面展現出顯著潛力,成為水產營養領域功能性添加劑的研究熱點。團隊以團頭魴為對象,聚焦其腸道組織,采用微生物組學、轉錄組學、甲基化組學等多組學技術聯合分析,發現白藜蘆醇能通過調整腸道菌群及代謝物結構、提高腸道m6A甲基化水平,緩解腸道內質網應激和炎癥反應,進而維持“腸-肝”軸穩態、減少肝臟脂質沉積。本研究首次明確并強調了表觀遺傳調控(尤其是m6A甲基化)在魚類腸道健康維持與代謝平衡調節中的核心作用,突破了傳統水產營養研究中“僅關注直接生理效應”的局限,從分子調控層面揭示了白藜蘆醇的作用本質,為白藜蘆醇在水產功能性飼料中的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清晰的作用靶點與科學依據。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45)、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2YFD24006002022YFD2400603)和水科院科技創新團隊(2023TD63)等項目支持,相關成果論文“Integrated multi-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role of resveratrol in regulating the intestinal function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via m6A methylation”發表于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CR 1區,IF=4.9)上。
(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 供稿)